后疫情时代,企业从消费者身上学到啥?

时间:1655608142
来源:

从2020年初至今,几近“常态化”的疫情,又随着上半年奥密克戎的影响,再次推动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产生剧变。

过去两年间,疫情带给我们最明显的变化,便是消费场景的线上迁移。就连家里习惯逛菜市场的老人,也都学会了在小区各个团购群里拼单。

而今年上半年,部分地区出现了长期居家现象。在外部环境充斥着不稳定性的情况下,人们购物时看重的关键词更新了,变为“必需性”与“确定性”。

我们和几个消费者与品牌聊了聊,从他们的经历中,记录后疫情时代的消费新趋势。

图片破圈的新“刚需”

消费者在购物品类的选择上,今年上半年出现明显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年1-5月的统计报告,鞋服、化妆品、珠宝等品类均出现下滑,而粮油、食品、饮料、药品等品类,则始终保持增长。

住在上海的小王,上半年没有买过一根口红,比起非刚需品,如何为自己和家养的猫咪解决一日三餐,是小王最为关注的事。在3、4月份居家隔离时,代替外卖的速食,成为她第一抢购顺位的品类。

事实上,以预制菜和方便食品为代表的速食,在上半年迎来一波爆发。不会做饭的年轻人,以及想把做饭时间节省出来的人们,在居家隔离期和封控管理的时候,速食成为了刚需商品。据京东超市数据,今年5月,生鲜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