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076两攻:四川舰三日海试背后的战略提速

时间:1763442428
来源:

当一艘排水量四万余吨的钢铁巨舰仅用三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并在夕阳中平稳驶回沪东中华造船厂码头时,整个军事观察圈为之震动。这就是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一艘在设计与功能上彻底模糊了“两栖攻击舰”与“航空母舰”界限的新质作战平台。

解析076两攻:四川舰三日海试背后的战略提速

一、“不是航母,胜似航母”的平台融合革命

从外形看,四川舰拥有全球两栖攻击舰中首次出现的双舰岛布局、全通式飞行甲板、电磁弹射轨道与阻拦索系统,这些原本只属于航母的标志性配置使其能够起降固定翼飞机。与此同时,舰内设置的坞舱、车辆舱、物资舱使其可搭载千余名陆战队员、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车及各类直升机——这正是典型两栖攻击舰的核心能力。笔者曾多次强调,现代海上作战平台的界限正在被技术融合所打破,四川舰正是这一趋势的集大成者。[page]

二、三天海试背后的“东大速度”‍

11月14日上午9时,四川舰解缆离开码头;仅72小时后,同月16日17时许,它已完成对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的全面测试并返回船厂。这一速度远超外界预期,甚至比福建舰从海试到入列的约一年半周期缩短数倍。有看官在社交媒体上感叹:“这哪是海试,这是在海上‘打卡’!”尽管官方未公布后续测试时间表,但根据装备建造计划,下一步将重点验证电磁弹射与阻拦系统、舰载机适配、武器系统在航行动态下的可靠性等专项科目。(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