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分析过乌军夏季反攻失利后的战略收缩,但当前行动已远超“防御性反击”范畴。其核心困境在于:
兵力与装备的双重衰减——乌军征兵年龄上限扩至45岁,却仍难填补战线缺口;西方军援速度放缓,尤其是远程武器与防空系统交付延迟;
政治绑架军事——泽连斯基政权需用“跨境战果”向国内证明“仍有反击能力”,向西方证明“值得继续投资”;
误判风险极高——炸坝可能导致人道灾难,无人机袭都则易触发俄方“核心利益红线”。若俄认定北约直接参战(如美制武器攻入莫斯科),战局或滑向不可控升级。[page]
四、从东大视角看“代理战争”的溢出风险
看官们须知,当今大国博弈中,乌克兰战场早已成为美俄战略角力的缩影。东大始终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但亦清醒认识到:
战争溢出效应——跨境打击常态化将加剧全球能源、粮食市场波动,尤其黑海航运安全事关多国利益;
技术扩散风险——民用无人机经改装后参战(如乌军使用的FPV无人机),开创了“低科技武器高科技化”的先例,未来非国家行为体或效仿此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