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印尼的采购逻辑:政治站队优先,实际需求靠后;预算有限,但野心无限。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风格,导致其空军体系成了“拼装车”,后勤人员估计每天都在哭诉:“师傅,你到底修的哪一派?”
三、二手歼-10:中国的“军贸妙手”?
如果印尼真选中二手歼-10A/B,那对中国军贸而言,绝对是“一石三鸟”的妙棋:
清理库存:我军歼-10A/B正逐步被歼-20/35替换,这些早期型号机体状态良好,翻新后出口既能创汇,又能优化装备结构。
低风险拓市:二手战机价格友好,适合预算紧张的东南亚、非洲国家,一旦印尼带头“吃螃蟹”,后续订单可能接踵而至。
地缘博弈:印尼采购中国战机,等于在美制“阵风”与俄制苏霍伊之间横插一脚,中美在南太的武器影响力角逐再添变数。
更关键的是,二手歼-10A/B的改装方案早已成熟——雷达、导弹、航电均可按需定制,甚至能提供“培训+后勤”一条龙服务。对比美国F-16V的漫天要价、俄罗斯苏-35的售后短板,中国方案堪称“性价比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