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掠过头顶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银河战舰

时间:1758287492
来源:

战斗机更是将这种工程哲学体现到极致。重型战机要想达到轻型战机的机动性,必须在材料学、结构力学和制造工艺上实现三重突破。F-15为什么被称为“没有一磅用于对地”?就是因为其在设计时极端强调空优性能,用当时最顶级的钛合金大梁(占整机结构重量20%)打造出史上最强空中格斗机体。而苏联的苏-27虽然气动设计惊艳,却因结构超重问题被迫多次补强,直到苏-35改用数字电传和新型铝锂合金才彻底解决。

全球能玩转重型战斗机的国家,用一只手掌数得过来:美国用F-15/22定义了两代重型机标准;俄罗斯用苏-27家族撑起大国体面;法国幻影4000靠三角翼先天结构优势另辟蹊径;而中国,直到2011年歼20一飞冲天,才真正跻身这个顶级俱乐部。要知道印度折腾LCA轻型战机几十年,而日本心神验证机最大起飞重量才8吨,这就是工业鸿沟最直观的体现。

具体到歼20与歼16的同台亮相,这种视觉对比更具冲击力。歼16是那种充满力量感的“重剑”,硕大的双垂尾像两把竖起的战斧,进气道肌肉感十足,整体散发着苏霍伊系特有的粗犷美学。但当你看到歼20——这完全不是同一个维度的造物。修长的融合机体像淬火锻造的钛合金长刀,钻石切割般的棱角折射着冷冽寒光,更绝的是那个丝滑得如同液态金属的表面工艺(据说涂层厚度误差不超过0.01mm)。某次航展上,一位洛马工程师私下感叹:“这表面处理工艺,比我们F-35的生产线标准还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