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中美设计惊人重合背后暗藏海空博弈?

时间:1758210822
来源:

但这背后,其实是空军作战逻辑的体现:陆基机场保障条件完善,地勤人员推个梯子不算啥大事。时间?咱们等得起。

二、舰载机:为什么必须自带梯子?

到了航母上,这套逻辑彻底行不通了。

甲板不是机场,它是世界上最高效、最危险、最拥挤的“4D停车场”。每一平米都在超负荷运转:战机起飞、降落、加油、挂弹、调度……每一秒都意味着战机的出动效率、甚至整艘航母的生存能力。

这时候如果还得等地勤人员推着梯子穿越甲板、对准座舱——耽误的几十秒,可能就是一架战机错过弹射窗口、一次编队节奏被打乱。

所以你看:

美军F-35C有内置梯

法国“阵风-M”有内置梯

俄罗斯苏-33也有

甚至连我军歼-15都没有的内置梯(因为参考的原型机T-10K恰好没装),到了歼-35,终于给补上了。

这不是“抄作业”,这是战场逼出来的共识。

三、歼-35的梯子,到底“高明”在哪?

仔细看央视画面,歼-35这个梯子设计极其精巧:

完全内置:不收起来时根本看不见,不破坏隐身外形;

一键展开:飞行员单手操作,几乎不费力气;

结构轻量化:虽然官方没公布数据,但但从动作流畅度看,重量控制绝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