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介质机动:UFO受击后仍稳定飞行,甚至携带弹片——说明其动力系统完全无视质量增减。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类事件并非孤例:
2004年“尼米兹号事件”:Tic Tac状UFO实现秒级加速、直角转弯、潜空跨介质移动;
2019年美军飞行员公开承认:“它们每天都会出现,机动性能碾压F-18。”
老蚕认为,这已不是“技术代差”,而是文明维度的根本性跨越——就像蚂蚁无法理解人类为何能用打火机点燃森林。
三、深海、深空与黑暗森林:他们可能在哪儿?
若外星文明存在,为何不直接接触?答案或许藏在我们最陌生的领域——深海。
人类对海底的认知仅5%,万米海沟压强超1100大气压,却是绝佳隐匿点;
多地记录到UFO钻海现象(如波多黎各、百慕大),甚至疑似水下基地声纳图像。
更宏观地看:
宇宙尺度:930亿光年直径,万亿星系。地球46亿年历史仅占宇宙138亿年的1/3;
费米悖论的真相:或许高等文明早已抵达,只是选择沉默观察——如同人类研究雨林部落时恪守“不干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