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专家们坦承,在相控阵雷达、高超音速导弹等领域,中国技术已经领先,俄制武器的传统优势正在被快速瓦解。甚至有俄罗斯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呼吁,俄海军直接采购中国的军舰。
中国自己也通过多种方式检验装备性能。海军在南海的一次实战化演习中,舰艇编队史无前例地选择在强台风天气下进行导弹拦截测试。这种极限气象条件下获取的数据,远比风平浪静时的测试宝贵得多。
04 核心技术突破,中国打破“卡脖子”魔咒
中国军事科技进步的最大意义在于实现了技术链的闭环。曾经被西方“卡脖子”的发动机和核心芯片等高端领域,如今这些难题已被攻克。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飞机的“心脏”,过去长期依赖进口。现在歼-20已经装上了强劲的“中国心”,各种装备用上了可靠的“中国芯”。
高超音速武器的背后,是动力、材料、气动、控制技术的全面突破。长剑-1000使用的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难度被形容为“在台风中点燃蜡烛并保持稳定燃烧”。
材料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研发的高熵多孔硼化物陶瓷,可承受2000℃高温。石墨烯基碳陶复合材料耐温达到3000℃,保证导弹以10马赫狂飙而不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