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壁垒反制:撤资同步抽走"华龙一号"技术支援。该堆型采用三重安全壳+177燃料组设计,抗震能力超9级,英方短期内根本无可替代。
此役绝非莽退,而是以退为进的战略包抄:1900亿资本转身投入阿根廷、巴基斯坦等20国项目,恰似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直插敌后。[page]
第三章 全球亮帜:华龙军团远征录
当英伦陷入黑暗,华龙旗帜已插遍五洲。笔者梳理其制胜密码:
技术硬实力:
"标准输出"战略:编制全英文技术标准体系,通过英国GDA审查(全球核电最高门槛),为60余国提供"即插即用"方案。
模块化歼击战术:漳州核电实现"设备模块化率90%",工期压缩至58个月,比欧美堆型快3年。
市场闪电战:
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双机组提前投产
阿根廷签署千亿框架合同
中东六国排队引入华龙技术
一台华龙机组带动千亿产业链,3万亿国际市场已成东大囊中物——此谓"失一隅而夺天下"。[page]
终章 新世铁律:实力即外交通行证
这场4500亿转身的本质,是技术主权与资本话语权的历史性反转。
十年前,东大需通过英国GDA认证"取经";
今日,英方求购华龙技术却遭"技术隔离"反噬。
当东大将合同条款化为法律利刃,以自主标准重塑游戏规则,世界终于看清:能源战场没有施舍,唯有实力铸就权杖。那些企图用"国家安全"包装技术保护主义的玩家,终将被黑暗吞噬;而手握重器的东大,正为人类能源黎明点亮曙光。
笔者战局点评:撤资不是败退,而是战略机动。1900亿买断的是旧秩序的枷锁,赢得的是定义未来能源规则的资格证。看官且看:当下一座华龙机组在泰晤士河畔亮起,那将是铁与火的文明为理性与合作献上的加冕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