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袭秀肌肉反噬自身?美式霸权遭遇“拖鞋军”魔咒
当B-1B轰炸机群掠过红海上空,精确制导炸弹炸开萨那郊外的雷达站时,五角大楼或许以为这又是一场“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典范。然而胡塞武装发言人纳斯鲁勒丁·阿米尔对着半岛电视台镜头冷笑:“美军的导弹,不过是给我们颁发‘抗美勋章’。”
这种底气绝非虚张声势。自2015年沙特联军发动“果断风暴”行动以来,胡塞武装在7万次空袭中淬炼出独特的生存法则:地下隧道网络延绵2500公里,足以藏匿弹道导弹;民用车辆改装移动发射架,让美军的卫星侦察沦为“马后炮”。更致命的是,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迈克尔·奈茨早已预警:“每一次轰炸都在给胡塞的征兵海报添上新血。”[page]
事实也验证了这点——美英首轮空袭后,胡塞武装单日征兵点报名人数激增300%,部落长老们抬着被炸毁的民房梁柱高喊“血债血偿”。
美军如今调集也门政府军充当“地面耳目”,看似以多打少,实则陷入双重困境: 政府军内部派系倾轧严重,前脚领取美军津贴,后脚就能将武器倒卖给胡塞;而胡塞武装凭借“本土作战+游击袭扰”的组合拳,用价值500美元的无人机就能逼得价值13亿美元的伯克级驱逐舰疲于拦截。这种“钢刀砍蚊子”的荒诞场景,恰如智库史汀生中心专家芭芭拉·斯莱温的锐评:“五角大楼正在用20世纪的战术,对抗21世纪的混合战争。”[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