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辅助创作)
五、警惕美日“技术同盟”的下一招
电磁炮只是冰山一角。从太空战到网络攻防,从人工智能到高超音速武器,美日“技术共享”的边界正在不断模糊。
日本获得技术红利,美国降低试错成本——这套模式一旦成熟,未来在激光武器、量子雷达、无人舰群等领域,我们可能还会看到更多“日本试验、美国装备”的组合拳。
但有一点必须清醒:技术可以借鉴,战略无法复制。中国电磁炮之所以能稳步推进,背后是完整的工业体系、持续的科研投入和清晰的国防需求。而美日即便暂时联手,也绕不开预算扯皮、军种内斗、技术壁垒这些老毛病。
美日电磁炮的“暗度陈仓”,本质上是一场针对中国导弹优势的被动回应。我们可以关注,但不必焦虑;可以警惕,但无需恐慌。
记住:真正的护国重器,从来不是靠“复活”别人的技术,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