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试图用贸易壁垒逼退中国制造。然而现实是:美国工业级电子元件供应链缺口超70%,强推制造业回流只会导致“零件靠进口、组装靠外援、成品靠通胀”的死局。
战损报告:
苹果供应链若迁回美国,iPhone成本将暴涨45%,售价突破2000美元,消费者用脚投票;
美国工业品价格因关税上涨15%,引发通胀螺旋,底层民众实际工资缩水8%;
中国反制关税精准打击农业州,迫使特朗普用财政补贴填坑,制造业未兴,国债先破35万亿。[page]
战略误判:达利欧直言,关税政策是“用中世纪战术打智能战争”。全球产业链早已是精密咬合的齿轮组,美国却幻想用榔头砸出“孤岛经济”——结果只能是产业链崩解、盟友离心、消费者埋单。
第四战场:社会认知扭曲——“要岗位不要工作”的集体癔症
73%美国人拒绝进车间,却支持制造业回流,这种精神分裂式民意,源于对制造业的“世纪级误解”。调查显示:
52%美国青少年认为制造业=“油腻流水线”,却不知先进制造业时薪已超硅谷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