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战术层面:B-2隐身轰炸机配合F-35机群,专挑伊朗防空盲区;航母舰载机锁定霍尔木兹海峡咽喉要道。伊朗虽号称“导弹雨覆盖中东美军基地”,但面对美军电子战压制和饱和式打击,胜算几何?看官们不妨参考1991年海湾战争——萨达姆的“百万大军”在信息化降维打击下,撑了不过42天![page]
三、伊朗绝地反击:孤狼战术与“霍尔木兹”底牌
绝境中的波斯人,反倒显出几分血性。防空司令法尔德亲临霍尔木兹海峡,部署最新“信仰”-373防空系统;革命卫队放出狠话:“谁敢向美军开放领空,导弹立马砸向谁家首都!” 看官们注意,这可不是嘴炮——伊朗早已摸透波斯湾沿岸国家软肋:阿联酋的迪拜塔、卡塔尔的天然气田、科威特的油田,哪个经得起导弹洗礼?
更绝的是“胡塞牌”。也门战场看似泥潭,实则牵制美军大量资源。胡塞武装用廉价的无人机和反舰导弹,硬生生把红海变成“禁航区”。笔者算过一笔账:美军拦截一枚“圣城-2”无人机要耗费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而胡塞的生产成本不到2万美元!这种“不对称消耗战”,正是伊朗给美国准备的“经济绞索”。[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