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特斯拉正遭遇"去全球化"的生死考验:
供应链断链风险:中国大陆提供50%电池组件,中国台湾省供应关键芯片,日本掌握高端材料——任何环节的关税壁垒都足以瘫痪生产线。
市场壁垒高筑:中国作为最大新能源市场,若对美实施对等关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沦为"经济人质"。
技术迭代迟滞:马斯克坦言"关税战消耗创新资源",这与军事领域"军备竞赛拖垮研发"的历史教训惊人相似。
特斯拉致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公开文件,实质上是一封"陈情表":当科技企业需要全球协作攻克4680电池、自动驾驶等尖端领域时,贸易战就像给F1赛车套上马车缰绳。[page]
五、权力暗涌:2025白宫博弈新态势
这场关税攻防战暴露出美国权力结构的深层裂变:
建制派VS革新派:纳瓦罗代表的传统贸易鹰派,与马斯克领衔的科技资本集团形成对冲,前者执着于重工业复兴,后者押注数字时代新规则。
短期政治账VS长期经济账:特朗普需要关税制造"美国优先"的视觉符号,而马斯克家族更关注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收益。
值得警惕的是,马斯克近日关于"跨大西洋人员自由流动"的倡议,暗含打造"科技北约"的野心——用人才、资本、数据的无障碍流通,对抗地缘政治筑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