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来“敲门”:一场技术蜜罐与地缘暗战的博弈

时间:1743518732
来源:

二、印度的双重算盘:技术蜜罐与战略平衡

新德里的加入请求绝非临时起意。这个全球第二大武器进口国,正陷入"装备青黄不接"的窘境:空军现役的272架苏-30MKI中,62%因零部件短缺面临停飞;国产LCA战机历经40年研发仍未形成完整战力。GCAP项目对印度而言,既是获取尖端技术的"通天梯",也是摆脱对俄依赖的"转折点"。

但印度的战略野心远不止于此。通过参与六代机研发,莫迪政府试图在美俄之间玩"危险的平衡术"——既用西方技术升级国防体系,又保持与莫斯科的S-400导弹合作。这种"脚踩两条船"的策略,在2025年3月俄印签署的AK-203步枪联合生产协议中已初现端倪:新德里兵工厂将生产60万支俄式步枪,而同一周印度海军却接收了首批美制P-8I反潜机。

三、东京的噩梦:技术外泄的三重风险

日本防卫省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印度军工体系的"俄罗斯基因"深入骨髓:布拉莫斯导弹55%的部件来自俄企,苏-30MKI生产线上至今活跃着300名俄方专家。更致命的隐患在于制度漏洞——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的152个实验室中,有23个与俄企存在数据共享协议。若GCAP的量子通信模块落入俄方之手,北约的整个加密体系都可能被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