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摊牌时刻:莫斯科的“和平提案”藏着什么刀?
2025年3月,普京一改战场上的炮火轰鸣,突然向联合国抛出一份“托管乌克兰”的提案,要求国际社会共同监督乌克兰的“民主重建”。表面看,这仿佛是俄罗斯在冲突泥潭中“放下屠刀”的妥协,但细品其措辞——临时管理、国际共治、俄方伙伴参与——字里行间皆是地缘政治的伏笔。
笔者的辣评:普京这一手,像极了赌桌上先梭哈再谈条件的“心理战”。战场拿不下的,谈判桌上用“国际法理”来包装,谁说斯拉夫人不懂孙子兵法?
二、剥开糖衣:托管提案的三重战略底色
1. 以退为进的“责任转移术”
普京将“托管”与科索沃模式类比,却刻意忽略关键差异:科索沃托管由联合国主导,而俄方版本要求美欧与俄“共治”,实质是借国际机构之名,行“分权制衡”之实。一旦联合国介入,俄军行动可被重新定义为“维和”,西方“侵略者”的指控便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