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 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一句“后果比二战惨烈”,瞬间引爆全球舆论场。这绝非危言耸听!当核大国间的“胆小鬼博弈”遇上全球经济寒冬,这场横跨太平洋的世纪暗战,远比《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更凶险。且看笔者抽丝剥茧,带您直击风暴核心。
一、历史轮回:1930年代的幽灵正在复活?
“关税战、产业链切割、军事对峙...这不就是1930年代剧本的4K重制版?”李显龙在炉边谈话中抛出的比喻堪称绝杀。1930年美国《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全球贸易拖入深渊,希特勒趁机在废墟中崛起。但致命区别在于——当年日本联合舰队总吨位不过美国的18%,如今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覆盖全美,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反超福特级。核威慑下的“经济绞杀战”,犹如在火药库里玩摔炮。
二、电子暗战:看不见的太平洋正在沸腾
(推眼镜,敲黑板)各位看官注意!中美较量早已超越航母对峙的维度。去年“凉月号事件”中,日本宙斯盾舰雷达突遭强电磁干扰,价值百亿的SPY-7雷达秒变废铁。笔者当时连熬三夜追查蛛丝马迹,终于锁定某型舰载微波武器——这可比水炮威慑狠多了!再看今年珠海航展,沙特土豪狂扫300架攻击-2无人机,现场美军观察员脸色铁青。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中国电子战体系已形成“北斗导航+量子通信+激光反导”三位一体杀招,中东王爷们用脚投票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