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卖课讲师还会承诺学员收益,保证“接单变现”,在推销过程中放出一批“往期学员”的变现截图。一名购买了AI实战训练营课程的消费者告诉笔者,所谓的接单要么是一个价值10元的任务派发给多个人做,要么是让学员自己去找单子。
“连环套”的最后一步是饥饿营销,通过营造“名额有限”的假象,催促消费者按下购买键。在笔者观看的一场直播中,讲师声称只有30个课程名额,在两分钟倒计时结束后即关闭售卖。然而在直播结束后,“已经没有名额”的课程仍然可以购买。
加强监管力度 保持理性消费
“井喷式”的AI课程为网络知识付费市场敲响警钟。受访专家指出,监管滞后和缺位、平台审核机制不足、授课资质要求不明确等都为“问题课程”提供了可乘之机。
“网络课程作为虚拟服务存在监管难题,使消费者面临投诉无门的困扰。与此同时,网络课程一经售出就难以回溯,机构和消费者之间容易产生纠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