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破裂?美代表巴黎拒绝签字,全场一片哗然

时间:1739504152
来源:

2025年2月11日,法国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全球瞩目的氛围中落下帷幕。61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本应是全球携手迈向AI治理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然而美国与英国的缺席,却为这场峰会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全球AI治理的深层裂痕暴露无遗。

谈判破裂?美代表巴黎拒绝签字,全场一片哗然

《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提出减少数字鸿沟、确保AI伦理与安全、避免市场垄断、促进国际合作等六大优先事项,并计划建立“观测站网络”以应对AI对就业的冲击。

这一框架试图在技术创新与全球公共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然而,美国却对其持有异议。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峰会上批评欧洲的监管政策是“过度严苛的枷锁”,并宣布美国将投资5000亿美元推动AI技术突破,以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美国的这一立场,体现出特朗普政府拒绝多边规则束缚,通过“技术民族主义”巩固霸权的战略逻辑。而英国紧随美国拒签声明,更多是在“脱欧后战略空间缩窄”下的无奈之举,既不想与欧洲监管路线捆绑,又要维系与美国的技术合作。

在这场AI治理的国际博弈中,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倡导“透明、伦理、安全、普惠”的AI发展原则,并展示了DeepSeek等企业的开源技术成果,努力构建技术共享的国际形象。然而,中国的善意与努力却未能动摇美国的立场。一方面,美国将AI视为维持军事、经济霸权的核心领域,在技术主导权上奉行零和博弈,任何可能限制其技术垄断的全球协议都被视为威胁,近期美国商务部扩大对华芯片管制就是明证。另一方面,中美在治理理念上存在根本冲突,中国主张通过多边框架协调各方利益,而美国更倾向于以“小圈子”规则主导议程,这种分歧在2023年英国AI安全峰会时就已初现端倪。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