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爷为什么能拿到国家定价的物资?
一是靠权,当时很多机关都办有“三产公司”,这些三产单位的领导又本身就是机关的人,所以对通过内部渠道拿到国家定价物资具有先天优势。
这种现象最猖獗的时候,全国有2万多家官方背景的公司,其中很多就是不做经营,专门做物资倒卖的皮包公司,这就是所谓的“官倒”。
到最后,官倒已经不倒实际物资了,开始倒“批文”(允许购买国家定价商品的批文),更省时省力。
所以当时民间传言,一等官倒搞批文,二等官倒搞材料(建筑材料和生产材料),三等官倒搞彩电,四等官倒才弄洗衣机等小家电。
《日本经济新闻》曾经报道,在南京,有一千吨钢材被倒卖了129次,价格上涨了近3倍,参与倒卖的有4个省的83个部门和个人。
在倒卖过程中,钢材还是那堆钢材,甚至一直堆在那里根本就没挪窝。
二是靠钱,对企业来说,国家定价商品就那么多,我想卖给谁就卖给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然优先选择把低价商品卖给对自己有好处的人。
这时候,厂长就成了香饽饽,有人利用亲戚关系“批条子”去提货,有人直接上门“行贿”,更有甚者直接和厂长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