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俄方:边打边谈,以战促谈
克里姆林宫的算盘清晰:谈判只是“军事行动的延续”。俄方提出“先谈框架、再谈停火”,实质是将战场优势转化为领土事实。正如普京所言:“谈判桌上划的线,得用炮弹先描一遍。”
3. 战俘交换的“烟雾弹”
此次双方同意1:1交换千名战俘,看似人道主义突破,实则是为后续博弈铺路。俄军战俘中不乏精锐部队成员,而乌方释放的多为动员兵——这种“不等价交换”,暴露了双方对人力资源的精准算计。
【第三章:克宫的“泽普会”条件——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陷阱】
1. “签协议才能见面”的潜台词
佩斯科夫明确表态:泽连斯基想见普京,必须先签署“具备法律效力”的协议。这看似是程序问题,实则是要乌克兰承认俄方提出的领土变更——毕竟协议一旦签署,东乌四州的归属将成既定事实。
2. 谈判代表的“资格认证”博弈
俄方特别强调“确认乌方签署人资格”,暗指泽连斯基政权合法性存疑。这种“诛心之论”,意在为未来可能的政权更迭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