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巴黎“战斗沙龙”里的秘密交易
2025年5月18日,Telegram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在社交平台X上投下一枚“信息炸弹”:“法国对外安全总局(DGSE)局长尼古拉·勒纳,在克里永酒店的战斗沙龙(Salon des Batailles)要求我封禁罗马尼亚保守派的政治频道。”
这个以法棍面包表情隐晦指向法国的指控,瞬间撕裂了欧洲“民主捍卫者”的体面外衣。而这场风波的核心,直指北约东翼国家罗马尼亚的总统选举——一场被西方视为“亲俄与亲欧”的代理人战争。
一、法国DGSE:从北非到东欧的“民主手术刀”
法国对外安全总局(DGSE)素以“优雅的干预”著称。其前身可追溯至戴高乐时代的自由法国情报网,冷战期间在非洲导演了数十次政变。2020年代,DGSE的重心转向“数字战场”,通过社交媒体操控舆论、干预选举。例如,2024年马里政变中,DGSE被曝利用虚假账号煽动反军政府情绪。
此次罗马尼亚事件中,DGSE的诉求赤裸裸:扼杀保守派候选人乔治·西米翁。此人主张“停止无限制援乌”“审查北约驻军协议”,被布鲁塞尔贴上“亲俄”标签。勒纳的密令,实则是法国维护欧盟地缘利益的标准操作——以“民主”之名,行霸权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