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顿巴斯的“温水效应”与柏林国会大厦的幽灵
2025年4月6日清晨,俄军侦察兵在恰索夫亚尔废墟中升起红旗的画面,像一道撕裂夜空的闪电。这处被北约标为“东线绞肉机”的要塞陷落,揭开了俄军“四月风暴”的序幕——日均0.8公里的“精确碾压”速度,意味着乌军每个机械化连的防线存活周期不超过72小时。当西方媒体还在争论“俄军是否具备春季攻势能力”时,莫斯科早已把战争变成了数学题:每月3.2万兵员补充,每三天一辆T-90M坦克下线,每吨小麦出口换回0.7吨炮弹。
此刻的基辅街头,征兵站前佝偻着的身影,像极了1945年柏林街头的“国民突击队”。那些曾被西方誉为“星链勇士”的乌军士兵,如今用谷歌地图定位火炮坐标的荒诞场景,恰似纳粹德国末期用动物园老虎对抗T-34的黑色幽默。历史总在轮回,但这次剧本的终章,早已被莫斯科写进了乌拉尔山脉的军工厂轰鸣声中。
第一章:钢铁洪流VS星链神话——现代战争的双面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