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欧洲的立场本身充满矛盾。一方面,他们不希望乌克兰轻易妥协,希望维持对俄战略压力;另一方面,欧洲国家无力也无意单独填补美国可能留下的军事援助空白。这种“道义上的支持”与“实际行动的匮乏”之间的落差,恰恰是普京所指的“欧洲战争贩子”行为的体现——鼓励乌克兰战斗到底,却未提供足以支撑其取胜的资源。
俄罗斯始终认为,正是欧洲在背后怂恿乌克兰,才导致危机久拖不决。欧洲的反对声音,反而让莫斯科更加坚信,只有在战场上拿到的东西,才能在谈判桌上守住。[page]
05 战场现实:俄军多线推进,乌军防线告急
战场态势对乌克兰极为不利。在夺取库皮扬斯克后,普京已要求俄军将注意力转向康斯坦丁诺夫卡。
目前,顿巴斯地区战况以红军城最为激烈,俄军在该方向已形成包围态势。与此同时,俄军在哈尔科夫、苏梅和扎波罗热地区同时加强攻势,乌军多条战线承受巨大压力,红军城仅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焦点。
俄军的战术非常明确:在多条战线上同步施加压力,让乌军有限的兵力疲于奔命,最终在某个薄弱环节被突破。库皮扬斯克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俄军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沃尔昌斯克,进而威胁整个哈尔科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