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心压,高压≠脑压!别再被误解误导了

时间:1763521210
来源:

换句话说:高压和低压共同影响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不能简单割裂归因。

三、高低压异常,分别提示什么?

单纯收缩压升高(如160/80 mmHg)

常见于中老年人,多因动脉硬化、血管弹性下降所致,是脑卒中、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

单纯舒张压升高(如120/95 mmHg)

多见于中青年人,常与肥胖、缺乏运动、压力大有关,提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样会损害心脏和肾脏。

脉压差过大(高压-低压>60 mmHg)

可能提示动脉硬化严重,需警惕心血管事件风险。

四、如何科学护血压,守护心脑健康?

定期监测:家庭自测血压更真实,建议早晚各测一次,记录变化。

低盐饮食:每日食盐<5克,减少腌制食品和隐形盐摄入。

多吃蔬果全谷:富含钾、镁、膳食纤维,有助于平稳血压。

坚持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管理情绪与睡眠:长期焦虑、熬夜会激活交感神经,推高血压。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

血压是全身血管健康的“晴雨表”,而非某个器官的专属指标。摒弃“高压=脑压、低压=心压”的错误认知,科学理解血压数值背后的意义,才能真正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记住:稳住血压,就是稳住健康长寿的根基。如有持续血压异常,请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诊断或延误治疗。

(本文由AI辅助生成)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