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池材料领域,中国占据全球锂电池产量的70%以上,电池零部件的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80%。中国还控制着锂电池生产所需的关键矿产锂和钴。甚至在美国药品原材料领域,中国也拥有绝对优势。
美国常见药品如阿莫西林,80%的原材料都来自中国;美国进口的氢化可的松和布洛芬,有超过90%都源自中国。相比之下,美国试图通过芯片出口限制来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已经证明效果有限。中国半导体产业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在压力下加速发展,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反观美国,其试图通过“芯片税”(向英伟达等企业抽成15%在华营收)弥补财政赤字,却陷入“既想赚钱又想卡脖子”的悖论。中国对H20芯片的安全调查、对美光公司的市场禁入等案例表明:美国芯片对中国已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而中国稀土对美国则是“断供即停摆”的致命依赖。这种不对称反制能力,正是中国战略主动权的根本所在。
四、美国对华战略深陷泥潭,霸权逻辑遭遇系统性反噬
美国对华战略的困境,集中体现在其“抽成式管控”的荒诞性上。根据伯恩斯坦测算,英伟达若按出口管制前的预期对中国销售H20芯片,美国财政部每年可获34.5亿美元“战争红利”。但这种“既要技术垄断又要市场利益”的贪婪诉求,恰恰暴露了美国霸权的脆弱性——当中国芯片自给率突破50%、全球AI芯片市场格局被中国的华为、寒武纪等新便宜,乃至被中国的DeepSeek等开源模型重塑时,美国的技术壁垒已成“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