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设计源于歼-16D的改造思路,结合新型飞控系统实现气动舵面协同减速10。其刀片天线布局优化、抗盐雾腐蚀强化,专为压制“宙斯盾”舰队的复杂电磁环境而生——没有大型电子战机支援的远洋战场上,它就是电磁孤勇者。
03 技术对垒,歼-15DT为何令美忌惮
当美国《战区》网站罕见承认歼-15DT性能超越EA-18G“咆哮者”时,一场跨越太平洋的电子战代差之争已然揭晓。四维对比揭示真相:
硬件与功率碾压
EA-18G受限于F/A-18机体,两台F414发动机供电不足,被迫为AN/ALQ-99吊舱加装涡轮发电机“自力更生”。歼-15DT凭借双发重型平台优势,吊舱直接由载机供电,相控阵化天线与充足空间支撑更大功率输出。其翼展和机身长度更缓解了电子兼容难题,这是中型机无法企及的天生优势。
算法与后发优势
尽管美军半导体技术积淀深厚,但EA-18G的硬件框架仍停留在2020年前水平。歼-15DT注入自适应雷达对抗算法和AI学习能力,在软件层面拉平差距。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飞猛进,为电子战注入“思维进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