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赴乌终极猎杀!法国押宝流星导弹打穿俄军!

时间:1762437097
来源:

在280公里外捕捉到内置弹舱的苏-57(雷达反射面积约0.5㎡)

在500公里外发现挂载R-37M导弹的苏-35(雷达反射面积≥5㎡)

这套体系使阵风能践行“探测即射击”的现代空战理念。当俄军飞行员还在目视搜索敌机时,流星导弹可能已经进入末段攻击。

三、导弹生死局:流星VS R-37M的物理法则对决

俄军最致命的R-37M远程导弹宣传射程400公里,但实战中对战斗机有效杀伤距离仅130公里。其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20秒后,剩余航程全靠无动力滑翔,面对3-4马赫的流星导弹几乎如同固定靶。

流星导弹的冲压发动机持续工作60秒,在40公里外仍保有30G过载机动能力。更致命的是其双向数据链:即便阵风战机紧急脱离,预警机或友机可接力制导。而俄军现役R-77-1导弹没有双向数据链,载机必须持续照射目标直到命中——这等于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最新型R-77M虽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射程追平PL-15E,但至今未在乌克兰战场现身。西方情报机构判断其产能可能不足百枚。

四、苏-57的隐身迷思:当五代机遭遇体系猎杀

克里姆林宫始终否认苏-57参战,但北约EW侦察机多次在顿巴斯监测到L波段侧视雷达信号——这正是苏-57的特征。理论上苏-57前向RCS仅0.1㎡,但其机腹弹舱开启时RCS骤增,且侧向隐身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