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后勤断裂与腐败黑洞
满编120人的连队经恶战后仅剩十余人存活,士兵被迫使用缴获的俄军大衣御寒。无人机运送的补给常被截获,而西方援助物资却频现黑市——冬天士兵缺棉衣,官员倒卖物资赚钱的丑闻持续发酵。
与此对比,俄罗斯国防工业已全面转向战时轨道,炮弹导弹自给自足,3万名训练有素的新兵带着T-90M坦克开赴前线。俄军甚至高调展示“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航程约14000公里),彰显战略打击能力的跃升。
五、国际支持萎缩与“冻结冲突”陷阱
泽连斯基的外交突围充满矛盾:一方面“非常希望东大调解冲突”,另一方面坦言“乌克兰无法向东大施压”。西方盟友的态度更趋现实:英法德等12国联合声明,要求谈判“从当前控制线开始”;欧盟抛出的和平方案核心是“冻结冲突”,而非助乌取胜。
美国国会已暂停对乌援助法案,特朗普政府直接施压泽连斯基接受“实控线停火”。持续援乌掏空了西方军火库存,他们正寻求从这场消耗战中抽身。[page]
六、信息战:开放与封锁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