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关税屠刀寒光一闪,马尼拉电子工厂的流水线骤然凝滞。
半导体产业,这条曾为菲律宾带来繁荣的“电子生命线”,如今正被华盛顿套上致命的绞索。当特朗普挥舞起100%关税的屠刀,390亿美元出口额、53.4%总出口占比的菲律宾电子产业根基剧烈摇晃。
生产线上的每一颗芯片、每一块电路板,此刻都成了悬在马尼拉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太平洋的季风从未如此寒冷,它裹挟着关税的冰刃,正刺向东南亚电子产业链最脆弱的七寸。
一、关税核爆:华盛顿的芯片战争与马尼拉的灭顶之灾
美国对半导体征收100%关税的核弹级政策,绝非孤立的经济决策。其背后涌动着三重战略暗流:芯片霸权护持、产业回流加速、地缘政治威慑。
从特朗普时代到拜登主政,《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千亿补贴早已暴露其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的野心。如今100%关税,无异于在技术铁幕上焊死最后一块钢板。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曾露骨宣称:“芯片供应链必须掌握在朋友手中。”这记关税重锤,正是“朋友”定义的残酷注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当白宫将半导体定义为“国家安全支柱”,任何阻碍其技术霸权的对手都面临无情打击。特朗普挥舞关税大刀,既是兑现其“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更是将经济武器化为政治炮弹——用菲律宾电子产业的鲜血染红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