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是,欧盟在拟定断供清单时,特意纳入"美国本土无法生产的特种化学品"。这让人想起冷战时期苏联对西方国家的钛合金禁运——用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控制,迫使对手在战略问题上让步。
终局推演:新冷战的"柏林墙"
站在2025年的历史关口,这场贸易战的终局可能有三种走向:
剧本一:悬崖勒马
若梅洛尼成功游说特朗普暂缓关税,欧盟或同步推迟断供计划,双方在7月前达成"有限协议"。但这种可能性随着谢夫乔维奇访美失败已降至冰点。
剧本二:有限冲突
欧盟启动部分商品出口限制,美国报复性打击欧洲汽车业,双方在2025年底形成"新关税平衡"。但考虑到特朗普"逢选必战"的作风,这种局面难以持久。
剧本三:全面摊牌
最危险的场景是欧盟祭出数字税+关键材料断供组合拳,美国则冻结SWIFT系统中的欧元结算。这种"经济核战争"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断裂,重现1929年大萧条。
无论结局如何,一个残酷的现实已然清晰:曾经共同奠定战后秩序的大西洋盟友,正在亲手拆除自己建造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那道横亘在欧美之间的"经济柏林墙",或许比物理上的钢铁屏障更难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