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线:美军F-35C舰载机从关岛转场至安达曼群岛,却被“千手观音”系统的反隐身雷达全程锁定;
电磁域:中俄联合开发的“雪豹-EM”电子侦察系统,已摸清C-17绕道时的通信频段规律。
这场立体博弈印证了笔者的核心观点: 现代战争已从“火力覆盖”转向“能力嵌套”。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侦察-决策-打击-评估”链条的闭环,谁就能掌控战略主动权。[page]
五、历史的回响:从叙利亚到缅甸的战术迭代
还记得朱拉尼武装两万人逼近大马士革的奇迹吗?彼时俄军“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与土军情报网的配合,创造了非对称作战的经典。如今在缅甸,中俄将这套模式升级为“智能联盟作战”:
中方提供全域态势感知(无人机和预警机);
俄方负责火力通道开辟(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缅甸地方武装承担地面情报节点(改装民用对讲机进行信号中继)。
这种“模块化拼装”的联合作战模式,让传统军事强国陷入“拳头打跳蚤”的困境。[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