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可靠性差:电磁弹射系统(EMALS)故障率高达1/400,远低于设计标准;核动力推进系统与雷达兼容性问题频发,导致“福特”号多次返厂。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焊接质量丑闻进一步加剧信任危机。
产能瓶颈
美国仅剩纽波特纽斯一家船厂能建造核动力航母,且需同时承担核潜艇项目。按当前进度,2050年前最多交付6艘福特级,无法填补8艘尼米兹级退役缺口。三号舰“企业”号(CVN-80)预计2037年服役,四号舰“米勒”号(CVN-81)更需等到2040年,与尼米兹级退役时间严重脱节。
三、美国造船业的系统性衰退
产能断崖式下滑
2023年美国仅建造10艘远洋船舶,吨位不足10万吨,而中国同期完工1749艘(2325万吨),差距达232倍。民用造船份额仅占全球0.13%,军用造船依赖政府订单,缺乏规模效应。
产业链空心化
冷战后期美国将造船业转移至日韩,本土仅剩4家主要船厂,基础设施老化,熟练工人流失。例如,“洛杉矶”级核潜艇“博伊西”号维修排队长达9年,被迫送海外处理。星座级护卫舰首舰“星座”号(FFG-62)2022年开工,2024年仅完成10%,成本从13亿飙升至19亿美元,工期延长至202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