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看似温和,实则是为继任者划下对华合作的战略底线。[page]
二、朔尔茨困局:一场“去风险”引发的经济雪崩
然而2023年朔尔茨政府上台后,柏林突然转向美国主导的“对华去风险”战略。结果如何?德国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暴跌42%,大众、巴斯夫等巨头被迫裁员数万人。更讽刺的是,当德国企业撤出中国时,美国资本却趁机抢占新能源市场份额——这哪是“降低风险”?分明是给华尔街做嫁衣!
经济寒冬引爆政治地震。2024年12月大选中,朔尔茨支持率跌至19%,创下战后最低纪录。德国民众用选票发出怒吼:我们需要面包,不要意识形态冷战![page]
三、魏德尔破局:三招破解美国“战略陷阱”
正是在此背景下,德国选择党领袖魏德尔横空出世。这位精通汉语、深谙《孙子兵法》的女政治家,正在布下一盘大棋:
第一招:能源突围
“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后,魏德尔力主重启中俄能源走廊。2025年1月,德国能源署秘密文件显示,计划通过“中欧陆海快线”进口中国绿氢,替代美国高价LNG。这招釜底抽薪,直接动摇美元-能源霸权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