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库尔斯克战场的持续消耗,包括第225突击团在内的乌军都已经是强弩之末。反观俄军,虽然同样损失惨重,但俄罗斯已经开启了战时经济,本土有大量兵工厂源源不断地补充新装备,外部还有朝鲜的鼎力支持,而乌军很多主力部队已经很难得到坦克装甲车补充。甚至,乌军王牌第24机步旅的苏制标准弹药几乎耗尽,炮兵都很难发挥战斗力。
更为糟糕的是,乌军各个野战旅不仅缺少炮兵和坦克,而且在三年多战斗中损失了大批老兵,目前只能以临时动员兵作为补充,战斗力大打折扣。此外,从基辅战役、顿巴斯战役,到赫尔松反击、巴赫穆特大战和库尔斯克战役,前线乌军迟迟得不到补充休整,西方援助也是杯水车薪,依靠这么一支残军去攻城略地,泽连斯基也只能在乌军的战损簿上继续添加伤亡数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