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满足印度的虚荣心,推动新德里采购法国军火,从而“赚得更多”。去年6月,法印就26架“阵风”的报价达成一致,合同金额约为42.8亿美元;今年2月,据欧洲军媒的报道,法印“阵风”合同总价上涨到76亿美元,单价高达近3亿美元。
由此可见,法国是血赚,在此情况下,象征性的采购下印度军火,以此满足下阿三的虚荣心,确保“阵风”合同最终落实。
另一方面,通过采购印度军火,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关系,并扩大法国在印太的影响力。法国是纯欧洲国家,但却有着大国野心,通过在非洲和印太的殖民地,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随着中国的崛起,印太地区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猎场,法国自然不愿缺席。
所以,马克龙不断通过军售,加强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是为了将手更深的伸向印太地区,以便在未来局势变化时“分一杯羹”。
因此综合来讲,法国之所以向印度采购平平无奇的“皮纳卡”多管火箭炮,并非是因为该武器有多先进,法国多么需要它,而是为了推动法印“阵风”战机的合同早点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