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付跳票成常态:原定2024年交付的首批Mk1A至今未下线,美国通用电气F404发动机供应延误与HAL内部管理混乱被指为主因。
技术升级涉嫌造假:航展演示机被揭缺乏关键的数字雷达告警接收器(DRWR)、电子战套件及超视距空空导弹整合能力。
系统整合各自为政:辛格痛批HAL"部门各自闭门造车,缺乏全局统筹",暗示其仍沿袭旧式国企松散管理模式。
军方与军工巨头20年恩怨再升级
这场冲突绝非偶然。作为HAL最大客户,印度空军与其积怨可追溯至2002年"北极星"直升机质量风波。尽管HAL长期垄断军机制造,但"光辉"项目历时38年、预算超80亿美元的拖延,已让军方耐心耗尽。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辛格发难前一日,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刚高调视察HAL生产线,盛赞Mk1A是"印度制造典范"。军方与政府表态的温差,凸显印度国防自主化战略的深层矛盾。
私营企业崛起撼动HAL霸权
随着塔塔-空客C295运输机组装线投产,印度军工格局正经历历史性转变。即将启动的中型运输机(MTA)和多用途战斗机(MRFA)项目大概率由私营企业主导,HAL首次面临实质性竞争。分析人士指出,莫迪政府正通过"鲶鱼效应"倒逼国企改革,此次空军司令公开施压或是高层授意的战略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