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来说,NASA和传统航天承包商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大多数项目拖延、超支、故障频发,使得美国整体的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遭到质疑。
同时,以波音等公司为代表的传统巨头们,也未能及时自我革新,反而在一些关键项目上屡屡受挫。
这样的背景让人不得不担心,特朗普和马斯克能否双剑合璧,逆转美国航天的颓势?他们的火星梦是否会因国内种种不利因素折戟沉沙?
实际上,意识到载人登月无法追赶中国后,马斯克就被逼换了一条赛道,开始逐鹿“火星”,然而,不论前者还是后者,中国依旧是一个绕不开的环节。
3、中国登陆火星,将比美国早九年?
毋庸讳言,中国在近年来的太空项目中频频传出捷报。特别是在火星探测计划中,中国已经制定了一个领先于美国的火星采样返回任务。
根据现有的时间表,中国可能会在2031年之前完成这一壮举,比美国早足足九年。
天问系列就是最好的例子。天问一号成功地实现了"绕、落、巡"三项任务,一次性的冲刺让许多原本分阶段完成的技术目标被提前达成。这样的进度,不仅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技术能力,更是对在未来航天竞赛中的布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反观美国火星取样返回计划,挑战层出不穷。最初预估的成本不断膨胀,从40亿美元飙升至80亿美元,有时甚至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110亿美元。而在时间上,获得独立审查委员会的最新评估后,这个项目或需延长到二十年。
如此看来,美国媒体和航天界对中国的快速反超而感到焦虑,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