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外交灾难:任何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将彻底沦为国际社会的“贱民”。
战略对等风险:北约(主要是美国)拥有与俄罗斯规模相当的核武库,核冲突没有赢家。
战术效果存疑:用战略核武器打击战术目标得不偿失;而使用低当量战术核武器,则极易引发难以控制的升级。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常规力量短板,无法用核武器来弥补。当对手确信你不敢或不能轻易动用核武时,常规力量的优势便成为博弈的关键筹码。一支无法有效保护本土纵深、无力在关键海域维持存在的常规海军,让俄罗斯的战略威慑链条出现了危险的断层。
俄罗斯海军的地缘困境因水面舰队的萎缩而雪上加霜:
波罗的海:已成“北约内湖”,俄舰队被牢牢压制在芬兰湾内。
黑海:土耳其掌控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如同紧箍咒,俄大型舰只进出困难。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的沉没更是重创舰队实力。
太平洋:俄太平洋舰队老旧舰艇直面美日强大的联合舰队包围。
北极:虽被俄视为战略要地,但缺乏足够数量、适应极地环境的现代化水面舰艇进行常态化巡逻与力量展示,主要依靠核潜艇和破冰船支撑。
普京检阅着海军节里驶过的小型舰艇编队,这些千吨级护卫舰组成的队列在远方北约演习的航母战斗群面前,显得如此单薄而局促。他或许仍会高呼建设“现代化精良舰队”的口号,但冰冷的现实是:俄罗斯海军正在不可逆转地收缩为一支区域性、依赖核威慑和不对称打击手段的近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