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语言:塑造“强人”形象。特朗普是制造话题、煽动情绪的大师。随着大选临近,他需要不断巩固自己“唯一能搞定普京”、“唯一能结束战争”的人设 。公开场合的“不满”和“制裁威胁”,配合私下录音的“轰炸莫斯科”狠话,共同服务于这一目标。他试图给选民(尤其是对现状不满的选民)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只有我当总统,才能震慑住俄罗斯,甚至结束冲突(他曾声称若他而非拜登在任,俄乌冲突就不会爆发 )。这种“极限施压”的叙事,是其竞选策略的核心部分 。
战略模糊:维持对俄影响力? 更深一层看,特朗普的“狠话”也可能是一种刻意为之的“战略模糊”。一方面,公开的强硬姿态满足了国内政治需要;另一方面,私下的“威慑”言论(无论真假)也可能通过媒体曝光等渠道间接传递给俄方,试图增加普京对其“不可预测性”的忌惮,为未来可能的私下交易或谈判增加筹码。毕竟,他从未放弃过扮演“唯一能与普京对话者”的角色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