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豁免期”的最后关头,印度揭竿而起

时间:1752118469
来源:

印度“揭竿而起”:关税战场的“起义”与美印贸易博弈

看官们,今日笔者要讲一场贸易战中的“起义”。当特朗普的“关税豁免期”在7月9日最后关头迫近,东南亚各国纷纷“下跪”之际,印度却突然“揭竿而起”,向美国亮出关税大棒。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反击:印度通知世贸组织(WTO),计划对美国征收7.25亿美元的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25%关税——这一举措将冲击印度28.9亿美元的出口贸易。更妙的是,印度选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天出手,摆明了是向全球宣告:你敢动我,我就敢还手,谁也别想欺负谁。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这回踢到了铁板。印度为何敢在此时“打一场”?背后是经济博弈、大国野心,以及东大(中国)的“标准答案”在前。笔者带看官们细探这场贸易战的硝烟。

特朗普“关税豁免期”的最后关头,印度揭竿而起

一、战场背景:特朗普的“关税豁免期”与全球恐慌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策略,始于今年4月。当时,他单方面对包括印度在内的多国商品加征26%关税,涉及钢铁、铝制品和纺织品,并给出90天“豁免期”,要求各国在7月9日前签下贸易协议,否则8月1日起将实施新关税,税率最高达70%。7月4日美国独立日,特朗普高调宣布已签下12国关税信函,税率10%-70%不等,并威胁“态度决定税率”。这一招本是“杀鸡儆猴”,但效果却两极分化:印尼火速对美1700种商品实施零关税,柬埔寨签下互惠框架,泰国高度紧张,越南更早妥协——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因经济脆弱,纷纷“投降”。然而,印度、日本、欧盟等经济体却纹丝不动。印度尤其“头铁”,在豁免期倒计时4天时,向WTO递交文件,保留“暂停优惠措施”的权利,打响反击第一枪。看官们,这非偶然:美国对印加税总额7.25亿美元,印度便以同等金额回敬,虽未明说针对哪个领域,但摆明是“以牙还牙”。特朗普的“胆小鬼效应”失灵了,印度成了那个不眨眼的“硬汉”。[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