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损失惨重:炼油厂受损直接冲击俄罗斯经济。2024年3月,袭击导致俄石油产品出口环比下降1.5%至994.3万吨,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伏尔加格勒炼油厂产能降至60%,前线装甲部队燃料补给周期延长40%,严重削弱战力。截至2024年3月末,12家炼厂遭袭,占俄总炼能的49%,实际损失约37万桶/日(占总炼能7%),柴油供应净减少20万桶/日。修复耗时数月,如黑海Tuapse炼油厂自1月遇袭后一直停工,单厂修复成本或达数亿美元。
战略影响深远:炼油厂瘫痪不仅打击经济,还迫使俄军调整部署。2025年3月,乌军袭击罗斯托夫地区炼油厂,造成150万吨石油损失(价值5.4亿美元),直接威胁前线燃料补给。俄方虽击落无人机,但防空系统被削弱,面对“群攻战术”难以奏效。
这种“点穴式”袭击以低成本撬动高回报:一套500美元的FPV无人机偷运入境,伪装移动物质,就能瘫痪造价5000万美元的图-95轰炸机。俄方虽承认损失有限(如仅两架轰炸机),但乌方战果被注水的背后,暴露了俄后方的致命弱点。[page]
二、无人机与无人艇:低成本武器的战略革命
乌克兰的“袭扰战”核心在于技术革新与不对称优势。西方军援中断后,乌军转向自主生产,将民用技术转为军用,以量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