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阵风”的权宜之计: 为应对潜在隐身威胁,印度正紧急与法国谈判,为“阵风”集成更先进雷达与电子战系统(预计耗资30亿美元),并加速采购“流星”远程导弹。这虽能缓解部分压力,但面对真正的五代机仍存在代差劣势。
五、未来之弈:歼-35入巴,时机重于形式
尽管阿西夫按下“暂停键”,但歼-35最终翱翔巴基斯坦上空的逻辑链条依然坚固:
代际更迭的刚需: 巴空军大量老旧的F-16A/B、幻影III/V战机已超龄服役,换代窗口就在未来5-10年。歼-35作为性价比最高、后勤体系最兼容(依托现有中巴体系)的隐身选项,几乎是唯一现实选择。
中巴“铁杆”的信任基石: 从枭龙到歼-10CE,再到预警机、防空体系,中国装备已成为巴国防支柱。这种深度互信与技术融合,是引进复杂五代机系统的根本保障。
“否认”的时间属性: 阿西夫否认的是“现在进行时”,而非“将来时”。待巴方消化现有体系、经济条件改善,或印度AMCA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区态势突变之时,便是歼-35项目水到渠成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