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方面,虽然也面临机动载具不足(被迫大量使用摩托车、全地形车冲锋),甚至渴望从“东大”进口廉价防地雷车 的窘境,但其战场态势明显更为主动。俄军将领显然深谙“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道理,集中精锐(如“野兽旅”),在乌军最薄弱(地形平坦)、最要害(总统故乡)、且西方评估“能守” 的方向,实施决定性突击,一举达成战略震慑与实质推进的双重目标。
笔者结语:风暴之眼下的终局倒计时
看官们,第114“野兽”摩步旅在第聂伯罗州卷起的钢铁风暴,已不仅仅是一场战术胜利。它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入了乌克兰政权最敏感的中枢神经——总统的故乡;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乌军深陷人员枯竭、装备殆尽、机动丧失、外援断绝的泥潭;它更像一声丧钟,为西方那迟滞一年多的军援“沉默”敲响。
在无险可守的第聂伯罗平原上,“野兽”的冲锋不仅撕碎了地理防线,更在撕碎乌克兰抵抗意志的最后屏障。俄军将领放出“乌军很难守得到2026年” 的断言,在“野兽旅”的狂飙突进和乌军整体的颓势面前,绝非危言耸听。泽连斯基的家乡正升起狼烟,乌克兰的国家命运,也正在这片广袤而残酷的平原上,迎来最严峻的倒计时。未来数周乃至数月,当俄军后续部队涌入这片“飙车场”,当“野兽”的兵锋真正抵近甚至越过那象征性的3公里红线时,基辅政权将面临何种抉择?是玉石俱焚,还是屈辱求和?这一切,都笼罩在“野兽”掀起的钢铁风暴之中。战争的天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可逆转地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