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控更显东大手腕。6月26日,东大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核心技术人员信息,强化出口技术管理。看官们,东大不仅控资源,更控技术链,将稀土转化为“复合型地缘杠杆”。
“友好国家”红利则凸显政策灵活性。武契奇证实,东大对塞开放优先通道,支持其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带动当地就业与经济。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被迫软化立场,承诺“就供应链展开对话”;美国则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换取审批加速。笔者断言:东大正以稀土为饵,分化欧美阵营——友好者得资源,敌意者受反噬。[page]
四、全球重构:车企求生、军事困局与“新资源秩序”
稀土危机正迫使全球产业链洗牌。车企紧急启动“B计划”:奔驰、宝马研究无稀土电机技术,但成本高昂且未达工业标准;奥迪、宝马宣布推迟电动化转型,以燃油车暂代。部分美企甚至考虑将部件生产移至东大境内,规避出口限制。然而,跨洋运输磁铁将增加20%成本,且面临关税风险。笔者冷嘲:十年前西方嘲笑东大“贱卖稀土”,如今却高价求购,堪称历史反讽。
军事领域冲击更为致命。F-35生产线因钐钴磁体断供陷入瘫痪,暴露欧美军工对东大稀土的深度依赖。分析师预测,若短缺持续,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价格或突破1200万元/吨,重创高端武器研发。笔者警示:稀土危机加速“技术主权”竞争——中国推进回收技术量产,德国车企入股东大企业换缓冲期,日本或因缺乏资源沦为“旧秩序殉道者”。[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