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赫鲁的大国战略遗产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中提出“有声有色的大国”理念,强调印度必须通过扩张性政策解决地缘脆弱性。他指出,印度北方缺乏天然屏障(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关键隘口不在其控制下),若采取“猥琐发育”策略,地缘风险将类似南宋的被动局面。因此,印度必须不断展示“攻势防御”成果,即使实际战果有限,也需通过宣传维持扩张绩效,防止内部因挫败感引发动荡。
四、地缘政治与军事能力的现实困境
巴基斯坦的军事优势
印度智库和退役将领承认,巴基斯坦空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尤其是歼-10CE与PL-15E导弹组合)已对印军形成技术代差。前印军中将R. Shankar甚至称“巴军比解放军更擅用中国武器”,暗示印军在与巴对抗中处于劣势。
扩张主义的历史包袱
印度自独立以来继承英属印度的扩张逻辑,通过吞并锡金、控制不丹、肢解巴基斯坦等手段巩固南亚霸权。然而,这种政策导致与邻国的长期紧张,迫使印度必须持续通过“胜利叙事”掩盖战略成本。例如,莫迪在亚当布尔空军基地高调展示S-400系统,试图对外传递“军事强盛”信号,但该系统在巴军打击中已暴露机动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