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方早有预案: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全球市占率突破15%,中微公司的5nm蚀刻机已供货台积电。
更绝的是,中国以“技术换市场”,允许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使用国产芯片,条件是美企必须共享自动驾驶数据——这种“反向技术虹吸”,让硅谷巨头陷入两难。
“听风的蚕”对此点评:“大漂亮筑起技术柏林墙,熊猫却开着推土机拆墙,顺便还收了过路费!”
六、历史镜鉴:从“乒乓外交”到“芯片外交”
回望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开启科技合作,到1979年邓小平与卡特签署首份科技协定,再到今日的“技术工作组”,历史总是惊人地轮回。
但这次,中国手握的筹码已不可同日而语:全球50%的5G基站、60%的新能源汽车、70%的光伏组件均产自中国。
正如日内瓦会谈后某位匿名美方代表的感慨:“我们不是在和中国谈判,而是在和未来谈判。”
七、尾声:博弈远未终局
尽管关税暂时降温,但真正的战场已转向“规则制定权”。美国试图用“印太经济框架”重构产业链,中国则以《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技术标准输出。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正如“听风的蚕”的经典结语:“熊猫的棋盘上,从来不止黑白两色。当你以为胜负已分时,新的杀招早已落子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