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的“骆驼战术” :利用也门复杂地形构筑地下工事,将导弹生产线藏于洞穴,用骡马运输规避卫星监控。即便港口遭毁,仍可通过阿曼湾秘密航线获得伊朗零部件。这种“打不死的小强”模式,使得每次空袭都像“拳头打棉花”。
以军的“成本陷阱” :一枚“巴勒斯坦-2”导弹造价不足百万美元,而以军每次拦截需耗费铁穹导弹(5万美元/枚)与箭-3系统(300万美元/枚)。更致命的是,胡塞通过饱和攻击消耗对手弹药库存,迫使以军陷入“拦截破产”危机。[page]
四、红海暗涌:代理人战争背后的新冷战逻辑
这场较量远非以胡两方的局部冲突。
美国困境:既要通过打击胡塞安抚以色列,又担忧过度介入引发伊朗直接参战;
伊朗算计:借胡塞测试高超音速武器实战数据,同时避免与美以正面冲突;
沙特摇摆:默许空袭削弱宿敌胡塞,却担忧也门碎片化加剧边境动荡。[page]
五、未来推演:超限战时代的生存法则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这场冲突已预示未来战争的三大趋势:
技术平权化:高超音速武器、低成本无人机正打破传统军事霸权,让非国家行为体获得“战略博弈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