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博弈:阵风的RBE2-AA有源相控阵雷达虽号称能探测170公里外目标,但其530毫米天线直径在歼-10CE的800毫米大盾面前,就像望远镜遇上了天文台。更致命的是,巴军ZDK-03预警机的S波段雷达可提供400公里外的持续照射,这种"上帝视角"让阵风苦心经营的电子战优势荡然无存。
导弹威慑:PL-15双脉冲发动机带来的不只是200公里的理论射程,其末端存速能力让"流星"导弹引以为傲的冲压发动机相形见绌。当印度飞行员看到座舱内突然亮起的导弹告警信号时,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不是四年前那枚最大射程110公里的AIM-120C5,而是能在100公里外就发动致命一击的"死神镰刀"。
体系压制:从空警-500到歼-10CE,再到地面红旗-9BE防空系统,中国打造的这套"察打一体"防空网络,正在克什米尔上空编织起密不透风的"金钟罩"。反观印度,其费尔康预警机与阵风的数据链至今未能完全兼容,地面防空更是依赖老旧的S-125导弹,这种"瘸腿"体系在现代化空战中无异于自杀。
三、法兰西战鹰折翼:天价军购背后的战略陷阱
印度为36架阵风支付的不仅是88亿美元天价,更是赌上了整个南亚战略布局。但这场世纪豪赌,正在演变成莫迪政府难以启齿的政治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