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俄罗斯的“战略清醒”与信用危机
克里姆林宫当真冷血?非也!俄方算盘打得噼啪响:
首先,避免两线作战。乌克兰战场每天烧钱3亿美元,若再卷入中东冲突,俄罗斯经济立马休克。其次,坐收“鹬蚌相争”之利。美伊若开战,国际油价必破150美元/桶,俄能源收入将暴涨。再者,腾出手经略亚太。美军兵力被中东黏住,俄罗斯在北方四岛、北极航线的话语权自然增强。
但此举代价同样惨重!伊朗若倒向西方,俄罗斯将永久失去中东支点;所谓“战略伙伴”招牌彻底砸碎,日后谁还敢与莫斯科签盟约? 看官们还记得格鲁吉亚战争时俄军的“闪电承认独立”吗?今日弃伊朗,与当年弃南奥塞梯何异?[page]
五、世纪博弈的启示:小国生存之道与大国权谋逻辑
这场危机给全球上了一堂现实政治课:
于伊朗,迷信“大国庇护”不如自立自强。加快核技术突破、深化中俄伊三角合作才是正道。于俄罗斯,“利益至上”终将反噬战略信誉。当年苏联在阿富汗的教训,普京切莫重演。于美国,武力解决伊朗恐重蹈伊拉克覆辙——推翻政权容易,收拾烂摊子难。